初秋时节,走进小城留坝,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葱茏的青山、溪流潺潺的碧水。移步换景、蓝天常驻、碧水常流、青山常绿已成为小城留坝的生态最亮底色。
近年来,留坝县持续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、相辅相成,走出了一条环境友好、生态优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、跨越发展、绿色崛起。
蓝天常驻 生态美景变“钱景”
进入留侯镇营盘村,便如一头扎进了“碧浪”之中。公路两旁,绿树参天、风景如画。海拔2400米的紫柏山上,瓦蓝的天空一碧如洗,置身其中蓝天相伴、白云耳语,一时间便成了画中风景。
“站在紫柏山巅,仿佛蓝天触手可得,白云从耳畔飘过,这种感觉太棒了!”登上紫柏山金顶,游客侯女士对这里宛如仙境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。
天蓝地绿的环境为全域旅游创造了良好生态条件,生态美景变“钱景”的美好愿景在这里成为唾手可得的现实。
8月10日,在营盘村一家名为“南山里”的民宿,老板向莹正在给新来的游客办入住。“最近,来我们这里旅游人多得很,房间都预订到月底了。”向莹高兴地说,这几年,村里搞旅游,村民的收入翻着跟头往上涨,日子越过越好。
乡村成风景,美丽变财源。探寻背后密码发现,这得益于留坝县整体“颜值”的大幅提升。近年来,留坝县把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”做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的民生实事不断做优做强,持续打响蓝天碧水“保卫战”,让“蓝天白云常做客”成了一种常态,今年上半年,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178天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。
碧水常流 河湖流量成“留量”
网红“打卡”、休闲垂钓、露营野炊……入夏以来,武关驿镇河口村“栈道渔村”可谓是人流不断。一个昔日荒芜的河滩地,为何能吸引本地居民、外地游客竞相前往“打卡”?这源于留坝县全面推行生态治水,把河流治理与全域旅游发展深度结合。
该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,建立起县、乡、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,高位推动各级河长开展巡河履职。针对河湖“四乱”问题,坚持问题导向,严厉打击乱采乱挖、乱倒乱排、乱占乱建、乱围乱堵等违法行为,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恢复了河流沟溪的生态功能,多年来留坝出境水质始终保持Ⅱ类标准。
此外,按照“一河一景、一河一特色”要求,持续深化最美“最美河湖”建设,对河道进行主题设计,成功打造了河口垂钓景观、金水湾如意湖人文景观、蒿坝河工程示范景观、青桥河垂钓景观、月亮河示范景观、西沟河示范景观等一系列河流景观,努力让每条河流、每个湖泊、每个水系都成为亮丽风景线。
两岸青山护绿城,一道碧水穿全域。行走在留坝境内,涓流潺潺、清水漾漾。“与水同游、与山同行”,已成为市民和游客心中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青山常绿 产业升级育“生机”
初秋时节,江口镇范条峪村养蜂大户王友坤迎来了割蜜的时节,看着黄灿灿的蜂巢里盛满了晶莹剔透的蜂蜜,王友坤满心欢喜。
“蜜蜂最聪明,好山好水才能酿出好蜜。”王友坤说:“我们村四周都是葱绿茂盛的各种植物,蜜源植物丰富,非常适宜养蜂。高山生态蜂蜜营养好、售价高、不愁卖。”
茂密的植被、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当地发展“绿色经济”带来了活力。近年来,留坝县依托优质的生态优势,把“靠山吃山”变为“养山富山”,大力发展绿色产业、生态农业,构成了“四养一林一旅游”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。在全县推广“政府+龙头企业+扶贫社+农户”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,形成了“以销定产”的完整的产业链,做特做优农业产业,把全县80%的农户绑在了产业链上,当地百姓尝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甜头。
站在新起点,留坝县抢抓机遇,又率先在全省探索成立县、镇“两山生态资源资产有限公司”,通过对县域内闲置国有资产、闲置宅基地、农户腾退房等资源资产进行摸底、评估、确权、收储,分级形成“资产池”,由县“两山公司”统一管控、开发。“两山公司”积极对接村级合作社和企业,建立三方利益联结机制、搭建互信桥梁,引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,完成龙头企业订单,推动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。
如今,“留”字号绿色产业出了名,当地群众也乘着绿色产业的东风吃上了“产业饭”,走上了“致富路”。